上星期 Apple 除了正式推出 Apple Watch 之外,亦公佈了非常輕薄的 2015 版 MacBook 。縱使它的多種設計引起了不少討論,亦有不少人對它的規格感到失望,但無可置疑的是不少人已經被這部新 MacBook 所吸引,準備為它大破慳囊了。不過各位準買家在付款前,不妨先考慮一下新 MacBook 是否真的適合你。
重點文章
接口的問題
首先,不少人都對新 MacBook 只有一個 USB-C 接口感到憂慮,害怕當需要連接其他設備時會缺乏可用的連接埠。雖然這個的確是一個令不少人卻步的缺點,但在擔心這個問題前可先回想一下自已的使用習慣,到底在平常使用上有多少機會連接其他裝置?會時常連接手機 / USB 隨身碟 / 讀卡機 / 外置螢幕之類的裝置嗎?如果準買家已經習慣使用網絡儲存空間、沒有外置螢幕之類的話,根本無需為連接埠減少而自尋煩惱,購買 MacBook 時多買一個轉接器以備不時之需就好了。
性能的考慮
其次,部分新 MacBook 的準買家亦對它所使用的 Core M 處理器的效能抱有疑問。簡單來說 Core M 是 Intel 為了增加流動裝置續航力而製作的處理器,擁有晶片面積小、低功耗、無風扇運作等特點,功耗方面只及一般省電型流動處理器的一半左右,因此非常適合在超薄手提電腦及平板上使用。
可是由於在 X86 平台中,效能及功耗永遠成正比例增長,因此 Core M 的效能一定比主流處理器能力差,甚至連 2014 版 MacBook Air 的 Core i5-4260U 的效能也比 Core M 更好。不過 Core M 在應付一般文書處理、網頁瀏覽方面仍能勝任有餘,影片播放方面亦支援 4k 硬解,只是如果要應付 Photoshop 特效、影片剪輯等進階多媒體應用的話便會十分吃力了。
使用體驗
另一方面,不少準用家也會忽略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那就是新 MacBook 只有 8GB RAM,而且需跟顯示晶片共享。或許用家會認為「以往的 MacBook 不也是這樣嗎,有何問題?」,但請不要忘記新 MacBook 的螢幕解像度達 2304 x 1440,換言之畫面需要處理的數據量肯定比過往的 1366 x 768 多出不少,顯示晶片亦因此需使用更多 RAM 處理畫面影像,結論是可供系統使用的記憶體會隨之減少。假若用家同時觀看高清影片、開啟十數個網頁分頁及文書處理軟件的話,系統會更容易因耗盡記憶體而變得卡頓,影響使用體驗。
這次推出的新 MacBook 的確擁有不少吸引之處及令人擔心的地方,個人認為可以先不要心急購買,先到 Apple Store 或直營店舖把玩一下再考慮購買也不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