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是 Apple Watch 開售的日子了,除此之外,全新 MacBook 也在同一日開售,對於 Mac 迷來說,這或是大家的錢袋清空的日子了。一部 MacBook 動軏數千甚至過萬港圓,始終是一個較大的投資,你或者不同意小編的主觀見解,但如果你走入去 Apple Store 會如何選擇 MacBook 甚至 Mac 機?以下 5 點或者是大家或者會談論到的主觀見解。
因為不同型號 Mac 機可作不同用途,以上的見解純粹是小編對其他人的觀察,無法涵蓋所有用戶的需要,但是從不同用戶或街外人談論如何購買最適合的 MacBook 的時候,這些人總會影響到你的決定。
1. 想平選 11 吋 Air 就最好!
如果以最便宜就可以用到 MacBook 機最多好處,從而方便你日常工作的話,最便宜的 11 吋 Air 就最適合你,只需 6688 港圓,一部 1.08kg 的手提電腦連同操作系統都已為你準備好了,一開機即時使用。不過,始終一分錢一分貨,不要當 Air 是剪片高手,但小編用了半年,像 iMovie 的剪片軟件只是勉強可以應付,而一部 Air 最少擁有兩個 USB、1個 Thunderbolt,總好過全新 MacBook,出雙芒十分合用,把眾多電腦必需的元件合在一起之下,是廉價和流動工作實用之選。
2. 要新潮要金色?請忘記速度和連接性!
全新 MacBook 從機身、鍵盤、螢幕甚至觸控板都是重新設計,而且還有金色殼,形狀新潮之餘,重量比 Air 更輕,只有 920g,使用的 Intel Core M 處理器是 Broadwell 世代,在 Intel 的處理器研發策略之中,這世代主打的是省電,並非速度。之前曾有跑分指效能與 2011 年的 Air 差不多,這個效能,是連使用最新 Photoshop CS6 處理複雜濾鏡效果也有一定的阻礙。因此要新潮,請忘記速度。
另一方面全新 MacBook 只有一個 USB-C 和 3.5mm 接口,準買家基本上要準備連同蘋果那個 1 開 3 的 USB-C 轉換器也買回來,但這樣做,機動性會有一點下降。
3. 13 吋 Pro(Retina) 抵買過 13 吋 Air!
不少人以為 MacBook Air 十分廉價輕便,但,這只適合 11 吋,如果你希望買 13 吋 Air,不少人會說,倒不如買 Pro。13 吋 MacBook Air 最便宜的有 7488 港圓,不少可能會選擇 256GB SSD,8988 港圓,結果處理器只是 1.6 GHz Intel Core i5 處理器,只有 4GB 記憶體,反而一部最便宜 13 吋 Retina MacBook Pro 只需要 9988 港圓,使用的處理器就有 2.7GHz Intel Core i5、記憶體是 8GB,而且擁有 Retina 螢幕……最重要的是,13 吋 Air 的重量是 1.35kg,比 Pro 的 1.58kg 不是輕好多,如果拿這兩部給小編選擇,小編寧要部貴的,有更好效能的好過。
4. 想買 Mac Mini?倒不如買 MacBook Air!
Mac 機確實是一分錢一分貨。目前 Mac mini 價格是前所未有那麼低,3788 港圓就可以上車,但問題來了,雖然是使用 Haswell 處理器,但最低階使用的是 1.4GHz 雙核低階型號,之前有跑分見到速度是比上一版的 2012 年版更低,而且買了一個 Mac mini,你另外需要一個大約 1000 港圓的全高清螢幕,而且色彩未必像 Apple Display 出色。如果選擇較貴的 2.6GHz 型號,連同螢幕的總成本隨時與一部最平的 MacBook Air 產不多,為何不買一部集大成的 11 吋 MacBook Air?
5. 最貴 Retina MacBook Pro vs Retina 5K iMac!你如何選擇!?
選擇一個貴價 MacBook Pro,估計都是用來座檯用,目前最貴的 MacBook Pro(Retina)售 24288 港圓,這價格確實是有不少對手,就用 18888 港圓的 Retina 5K iMac 作比較。當然,要對比一部筆電和桌面電腦略有不公,但小編分析的時候,顧及的只有一點,就是大家的銀包。
小編也發現不少分析同類文章之後,用最簡單的說話總絡不少主觀見解。要可以流動,有更強的圖像處理例如 Intel Iris Pro,甚至最貴版本才有的 GT 750M 顯示卡,而且 512GB 儲存空間都是快速的 SSD 而不是 Fusion Drive 的話,最貴的 MacBook Pro 會比較合適。反而,如果你貪圖 5K 芒,處理器外頻是不只快一些而且是桌面版的 Core i7,而且希望可以自行加更多記憶體,倒不如購買 Retina 5K iMac 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