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文章
前言
先前一直對有「音響界 Apple 」之稱的 SONOS 感到好奇,心想其運作模式為何?除了外型洗鍊外,是否在聲音上、功能上有過人之處?由於港台一直沒有代理商,亦沒有實體商店展示,即使心裡早有購入念頭,卻苦於沒有下手的契機。
剛好最近家裡有寶寶出生,參考了網路上一些布置文章,發現在嬰兒房布置一個不用接線,可隨時讓室內充滿音樂的喇叭好像很不錯,於是便有了這篇開箱文的誕生。
在台灣、香港其實很流行藍牙或是 Apple AirPlay 傳輸喇叭,當 Chromecast 推出後, Google 的 Chromecast 傳輸也逐漸普及。但這些傳輸方式都有一個缺點,就是發信源都必須要從手機著手,而且喇叭跟喇叭之間的整合還是需要線路連結,在裝潢設計與使用便利上還是有些缺憾。而 SONOS 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無線串聯」這件事,不僅串上各類雲端音樂,也彼此互串。
SONOS 於 2002 年創立,如今已是美國第二大的音響品牌,更是無線喇叭的第一名。他們很早就嗅到網路串流的商機,因此其音響系列均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結,合併為左右聲道、 3.1 聲道,甚至 5.1 聲道劇院。同時整合 Apple Music 、 Spotify 、 Google Music 、 Tunein Radio 、自建音樂資料庫等眾多音樂來源,實踐多個房間共用同一音源,或是同時播放不同音源的效果。最多可以串聯 32 個喇叭(家裡不是豪宅,應該也裝不上那麼多)。
開箱
這次購買的是最基本款的 Play:1 ,外箱不大,但拿在手上挺沉,約有 2.5kg 。
箱子外觀也很時髦,以黑色作為底色。這次入手的是白色,比較符合嬰兒房的氛圍。
打開箱子囉!
一開始先看到說明書包裝,還有簡單的操作說明。
拿開說明書,把保護的紙板移開,可以看到用不織布袋子包裹的喇叭本體。 SONOS 的 Logo 清晰可見,很妙的迴文名稱。
把喇叭移開後,下方的空間則放置網路線與電源線。
把布掀開 … Play:1 喇叭探出頭。
外表為聚碳酸酯組成,摸起來有霧面的細緻,未來如果弄髒了,應該可以用橡皮擦清潔。
只有三個按鈕,設定按鈕、音量 + 、音量 – ,以及一枚 LED 指示燈。
背後則是網路線插孔,以及壁架螺絲孔。沒有 AUX IN ,電源插孔則移到下方。
插上電源,讓我們來試聽看看!
先擺在家裡的書架牆上。
LED 發出舒服的白光。
設置安裝
設置方面非常簡單,如果家裡已經有 WiFi 環境,那麼下載 SONOS 官方 App 後,就可以按照步驟,一步一步設定好。
關於控制部分, SONOS 是靠 App 讓手機、電腦甚至 Chrome 外掛都可以遙控,這部分就要等後續文章更新再談,但用下來的感覺是很便利,只要一個 App ,我可以在眾多音樂服務中搜尋歌曲、歌手,製作組合歌單;只要一回家我們就會開啟它,讓音樂在客廳與餐廳空間流淌。
一開始還不是很適應它的邏輯,因為以往都是手機先開啟特定音樂 App ,然後將音樂「推播」到喇叭上;而 SONOS 則是讓喇叭成為一個獨立的連結裝置,透過 App 讓喇叭本體預先登入各音樂服務帳號,接著用 App 遙控,而喇叭則直接用 WiFi 串流播放。中間不經過手機,也就不造成音源訊號的衰減,這也是藍牙喇叭比不上的地方。
在整合服務上,如果在一開始設定時,將 SONOS 喇叭註冊在台灣,那麼除了一些歐美的免費音樂服務外,就只有 Spotify 、 Apple Music 比較耳熟能詳。但如果註冊地點改到美國,那麼就會出現我常用的 Google Play Music 以及 Amazon Primer Music 了。而更甚者,如果將地點註冊在中國,竟然連 QQ 音樂、蝦米音樂等中國音樂串流服務亦可串流。(但卻缺少 Spotify )而台灣的 kkbox 則不在合作名單裡面,無法串接,有點可惜。
因為以往一直都有將音樂整理在 Mac + iTunes 的習慣,因此也可讓 SONOS 直接連結家裡的音樂資料夾,直接串流著播。(電腦不能關機)
聆聽感受
由於 Play:1 的內部僅有一個揚聲器跟一個較小的擴音單元,所以是以單聲道輸出聲音。但音質還是相當不錯,尤其是低音共鳴的感覺很強,很有把音樂氣場的氛圍做出來。
像是播放久石讓 in 武道館,在人聲的部分稍微扁平,但是演奏的部分就很不錯,提琴的悠揚以及鋼琴彈奏都很分明,更不用說鼓聲的震撼表現。這可能也是因為我把 Play:1 喇叭放在書櫃層板上,讓其低音共振有所加強。
在播放流行歌曲上,就算是中規中矩,但依然在水準之上;咬字跟背景音都算清晰,只可惜因為只有一個,所以並無立體聲的表現。但這個缺憾馬上就要補足了,因為書架上放置一個之後,我跟太座已經習慣回家就開啟它,直到睡前才關閉;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環境,因此打算再買一個放置在嬰兒房,或是湊成立體聲。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