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文章
曾幾何時,「雙卡雙待」從中國的二線手機功能,轉變為國際大廠都紛紛推出支援的功能;而電信門市除了推廣一般的通話門號之外,也紛紛鼓勵客戶辦理第二個門號,無論是上網、公私分用都很不錯。也因此,或許我們正邁向一個多 Sim 卡、多門號的年代,每個人可能無法藉由單一 Sim 卡服務就能滿足,而必須辦理第二個、第三個門號。
多張 Sim 卡有什麼用途?
早期需求:從前中國手機需要使用兩張 Sim 卡、兩個門號,是因為有許多來往兩岸的商務人士,需要頻繁切換門號通話,由於插拔 Sim 卡,或是更換手機實在過於麻煩,因此衍生為「雙卡雙待」手機,作為便利使用。
公私分明:現在連一般老百姓都可能配備兩個門號以上,又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因為現代社會效率提升,大家生活壓力大,希望能夠公私分明;個人用以及公司用的 LINE 、 Wechat 、 Whatsapp 等需要手機認證的通訊軟體,可以藉由雙門號而徹底分開,給自己的隱私喘息空間。
通話與資料傳輸:現在越來越多電信商標榜「傳資料專用」門號,例如平板專案,就限定用於 4G 流量吃到飽,而無法進行通話。透過此方案可以讓吃到飽費用降低。 Sim 卡可能日後留作他用,又不會跟通話的門號 Sim 卡綁在一起,可以說益處多多。
哪些跡象顯示人們要開始多 Sim 生活?
大廠也推出雙卡雙待手機:無論是 SONY 、 HTC 、 Motorola ,都推出了 Dual Sim 手機,迎合消費者的需求。目前以中國跟台灣最多雙 Sim 卡需求,但隨著大廠的推廣,也越來越多歐美人士開始使用。
穿戴設備開始支援 3G & LTE : 2015 年末, Google 正式宣布 Android Wear 支援電信訊號,可單獨插入 Sim 卡運作。前陣子發表的 Pebble Core ,可以安插 Sim 卡,串流 Spotify 的歌曲讓你一邊運動一邊聽,還可用 GPS 直接定位運動軌跡。連 Apple 都準備讓 Apple Watch 獨立,或許 2 年後 Apple Watch 就推出 LTE 版本。
物聯網讓一切都上網:目前的科技發展太過迅速,我們有太多智慧設備與裝置,它們都需要網路驅動;在家裡時,智慧裝置仰賴 WiFi 設備,但出門在外,他們只能仰賴手機熱點,這開始顯得不足。例如 Tesla 電動車就很需要行動傳輸,進行資料回傳、韌體更新等工 作,而這些任務不可能僅在車主帶著手機時,一邊開車一邊靠著連結熱點完成。這些設備需要獨立,而非從屬於手機,因此自身轉化為具備行動上網的能力,在使用上更加自由彈性。
筆電跟平板紛紛具備 LTE 功能:我們現在已經很習慣旗艦平板或筆電添加 LTE 功能,它可以讓這些裝置在運作時,隨時可以連上網路,甚至分享網路給手機。它們無法通話,但卻鼓勵用戶專門申請一張 Sim 卡以利上網。
現階段你有哪些選擇?
額外一個門號,只為了吃到飽網路:在台灣,台灣之星只需要 NT$488 就可享有 4G 吃到飽,若你的手機支援 LTE Band 8 ,那的確可以考慮。其他電信商亦有推出針對平板、智慧型手錶等的資費方案,大部分都是 NT$699 ,享有 20GB-35GB 的大流量。
將一個號碼分為多張 Sim 卡:如果你只用一個門號,可以將通話、資料傳輸共享在 2 張 Sim 卡上,一個用在手機,一個用在平板或是穿戴裝置,那就很理想了。事實上國外有不少廠商已經支援此服務,像是這家就允許客戶將一個門號分為 5 張 Sim 卡。儘管目前在港台,這種 Multi Sim 的服務還不普及,但或許未來會逐漸成為趨勢。
一個用戶使用多張 Sim 卡、多個門號的時代即將來臨,可能大家在對資費以及裝置挑選傷腦筋之餘,也要擔心充斥在空氣中的電磁波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希望大家在享有科技生活時可以盤點自己所擁有的、所需要的事物,不要變成被科技產品制約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