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長時間過去才推出續集,皮克斯的精雕細琢硬是讓電影的品質比其他近年賣懷舊情懷的電影續作還要精緻優良。
13年前,《海底總動員》就已經擁有如今皮克斯傲視影壇的所有絕活,包括流暢又一氣呵成的敘事、精心安排略顯匠氣的劇情效果和隱喻,融合生態保育、生命教育、單親家庭和教育等多種議題,小孩看得開心,大人也可以在裡頭看到真正的弦外之音,甚至還「開創」了某種特別的親子戲路,也就是「找小孩」的故事模式,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明天過後》甚至……呃……《即刻救援》XD
事隔13年,其實有點意外,續集竟然把首集有點煩人,卻相當熱心善良、擁有短期失憶的Dory扶正成為主角(又是一個配角躍升為主角的案例),整體故事等於補完了她的身世,解釋了許多在第一集曾經出現的梗,單純以「續作」來看,其實無疑是著重在「續」,而不是真的具有什麼開創性的「新」故事,甚至有可能只是當年設定角色的點子,後來沒有在正劇中出現而已。但是這樣也還是比直接把第一集公式直接照搬重演一次要來的好上許多。
但即便如此,先前提過皮克斯的「城府算計」之深,真的很難有其他團隊可以望其項背。無可避免的大量回收第一集元素令人會心一笑的同時,議題還順便加進了海洋博物館(水族館、動物園)的圈養以及遊客問題、再次觸及家庭教育和友情,以及更加深去著墨Dory短期失憶症的痛苦和心路歷程,而她還可以保持一貫的積極樂觀、開朗善良和熱心助人,除了令觀眾為她感到心疼之外,也或許是個人多心,可能還可以從中衍伸去「特殊小孩的家庭」甚至是「老年失智」的照護等等。
當然,Dory的失憶症頭偏向劇情效果,時靈時不靈像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都是編劇說了算,但卻很巧妙的在覺得厭煩的緊要關頭煞了車,讓它只會成為「笑點」或推進劇情的關鍵,還順便能夠讓人對這類的病症起到一定的同理作用。
雖然少了在大洋中的冒險,但是在海洋博物館裡頭的各區探險卻也極盡巧思。新角色章魚的功夫實在了得,搭配有如去年特務電影《紳士密令》配樂的主題音樂,他簡直就像是老派的情報員一樣,一路以各種誇張好笑、妙到顛毫的方式潛行過關。高潮戲的部分實在很扯,但也實在有夠瘋狂,一反第一集最後的高潮戲其實有點平淡的小小缺陷。而海博館這種地方,先是讓「館長」充滿溫暖、柔性的聲音訴說著美好的「宗旨」,但是這個館長卻從頭到尾只聞其錄音,不見其人(查了imdb,原來這館長聲音是《異形》的雷普利Sigourney Weaver?!那就更有趣了XD)。而這錄音檔對照起某些雖然已被淡化、實際上卻很殘忍的狀況,感覺格外的諷刺。即便有廣大的兒童客群,但皮克斯也常常不吝惜展現出小孩的「可怕」。「觸摸區」 的是驚悚的可以,在第一集也曾出現過一個小鬼對待「魚魚」的恐怖方式。而追根究柢,人類搞出這些生物圈養設施是否真的是為了生物好?是否真的能夠對大眾起到任何教育作用?即便一開始的立意或許是良善的?當然也都是值得再去想一想的好問題。
而對於Dory來說,她找到了家,也終於回了家,但她的家當然不是在那個「大洋區」的魚缸裡,而是爸媽的身邊,以及後來遇到的好友們身邊。繞了這麼一大圈,她找回了以前的家人,多了更多朋友,然後,開心的活在美麗的珊瑚礁中,這才是永遠的、真正的家。
片尾最後的驚喜小片段,出現了好久不見的一群「魚」。這橋段真的令人拍案叫絕。他們滾了13年(戲中只有一年),不知怎麼回事竟然還被困在塑膠袋裡滾(是想強調塑膠袋是極其強韌的垃圾嗎?),還很衰的被海博館打撈去,拜託皮克斯行行好,趕快早日讓他們重獲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