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文章
元宵佳節已過,未婚人士也差不多來到拆利是(紅包)的時間。
今個新年比較早,因此拆利是的時間較早,小編在農曆新年少外出,因此拆利是的時間非常快,也許上年一樣,收到的利是也當成零用錢一樣使用,但今年卻多了人利用微信之類手機 App 傳送電子紅包傳送利是錢給我,要求我進入微信收取,但我會說明一句我沒有相關的電子錢包 App,故無法收取。
從 2016 年開始香港成為電子貨幣的戰場,像《Payme》、《TNG》等電子錢包 App 面世,不只可以分擔吃飯的使費,甚至已婚的夫婦可以輕鬆地發送小額的金錢到你朋友當是利是錢,就像首日爆服的《Payme》般,傳送一條付款 link 就可以了。在過去一般時間有不少香港人形容香港沒有像中國的微信紅包般廣泛利用手機 App 發送利是,是落後的表現,然而對於傳統的東西我的感覺是相反。
或者這說話由一個科技網站編輯說出來沒有任何說服力,但試想像農曆新年是家庭歡聚的節日小朋友沒有利是封,要用手機收,然後你不會感覺到你父母或你伴侶準備利是派利是的氣氛、你不會感覺到收到利是的小朋友展示出喜悅,很冷。如果連利是也電子化的話,這樣與匯豐最近推出第一日塞爆的電子錢包 App 《Payme》有何分別?你轉個賬給我然後講恭喜發財,我只覺得很空虛。
有時候從朋友親手收到利是或者親手給一封利是給利是,是幸福的表現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