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出的 M2 Pro / M2 Max MacBook Pro 產品,筆者在最近才入手了,主要原因是,因為工作需要,MacBook Air M1 版本,不能連接超過 1 個的額外顯示屏,加上需要使用 AI 及 PS 的大量需求,導致 M1 MacBook Air 不能應付,因此筆者購買了一台 14 吋 M2 Max 規格的 MacBook Pro ,結果相當驚喜。
初時使用 M1 MacBook Air 裝置時,因為初次從 Intel x86 轉到 ARM 的 M1,耗電量低,完全靜音的設計,加上超快速反應的統一記憶體,對於筆者來說,已經非常驚喜,不過只限於在戶外使用,及不連接任何顯示屏下。
筆者要指出,即使系統上有多強大,RAM 有多快,只有 8GB RAM 在面對多顯示屏及大量繪圖工作下,8GB RAM 確實是不足夠使用,例如 MacBook Air 在剪接 4K 的影片,不加上特效,單以匯出速度來說,是非常優秀,足以與 15 吋的 MacBook Pro Intel Core i7 H 系列一決高下,但其它方面,還是無法打破只有 8GB RAM 的限制。
而選購 14 吋 MacBook Pro 時,筆者考慮到,購買一台目前足夠使用的電腦,到需要時再升級?還是直接購買 M2 Max 版本?基於今次是因為性能不足,因此直接購買了標準版本中最高規格的版本,(即 30 核心版本)。
初步使用後,因為系統上會盡可能使用你電腦的 RAM 用作快取,會將你目前餘下未使用的 RAM 空間,擺放系統認為你常用的數據,有一種類似 RAM Drive 的概念,讓 RAM 成為你的硬碟,超快速存取你想要的工具,在執行時,基本上是沒有載入時間般,就馬上打開了,是 8GB RAM 的 MacBook Air 無法達到的。
不要少看這 1 – 2 秒的落差,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每次操作的 1 – 2 秒時間,足以影響創作時的體驗,裝置無法跟上你的需要,你負面的體驗積累下,會非常影響工作效率。
而目前最多人關心的裝置散熱上,各位可以看到,在自動模式下,效能全開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到風扇最高轉速,相信是蘋果對 M2 Max 質量的信心,讓它可以在 105 度以下運作,而 4000 轉以上的噪音並不明顯,只是會聽到,但不會有甚麼影響。
在 CPU 的效能上,筆者使用了 CINEBENCH 作為測試,多核心測試 3 次下,效能顯示 14308,代表沒有太大的降頻問題,(第一次最高分為 14549 ) ,比 16 吋 Intel 版本的 i9 9880H 的 9087 分高出不少,因此不需要擔心過熱導致降頻。
以上為目前的基本測試,詳細評測試將會稍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