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早前推出了最新一代智能電話產品, Xperia 1 VI ,新機主要的特點,就是續航力及相機方面得到明顯改進,但有不少網民表示, Sony 正在將自己的特點一步一步削減,表示不滿,到底 Sony 的決定是正確?還是錯誤呢?
取消 21:9 顯示屏
作為 Sony 智能電話的標誌性設計之一,21:9 顯示屏一直是廠方主打的特點之一,讓用戶可以觀看電影時,無需要犧牲邊緣位置,就可以完全用盡顯示屏所有空間,加上 21:9 的修長機身,亦可以讓用戶直向使用時,觀看更多資訊,甚至在分割畫面時,扣除狀態列及功能列後,可以有接近兩個 1:1 的軟件同時顯示在同一畫面中,更方便用戶使用。
不過其實在另一個角度上,因為顯示屏變得修長,在播放 16:9 影片及瀏覽相片時(4:3),21:9 的設計就會導致這些媒體顯示範圍更細小,甚至介面文字會更擠逼,不是觀看 21:9 影片的話,這個設計對於一般用戶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較多。
顯示屏解像度只有 4 份 1 ?
Sony Xperia 1 其中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顯示屏解像度有 4K 級別,讓用戶觀看高解像度影片時,可以減少「爆格」情況,點對點顯示所有影像,但這個超過密度的顯示屏,對於一般用戶來說,除了肉眼體驗上差異不大,更會增加處理器的負擔,及整體耗電量。
因此預期犧牲電量及效能下,才帶來的只是少許的視覺提升,倒不如使用最平衡的 FHD 顯示屏,可以減少處理器負擔,及電池的耗電量外,亦會同時間減少運行時的熱量,各位都知道 Sony 智能電話最多人不滿的就是過熱的影響相當大。
各位可能會表示,這不是退步嗎?當然實際數字上是退步了,但各位要留意,當像素密度 ppi 超過 300 後,正常使用距離下用戶基本上已經不會看到顆粒感,的確用戶是相當容易分辨到 300 ppi 與 400 ppi 之間的差別,但超過 400 後,直接對比 400 ppi 及 500 ppi 的話,一般是難以察覺他們的差別,高解像度的優點,筆者認為僅餘下截圖時可以獲得的高解像度而已。
筆者認為,其實這次更新,Sony 應該是有經過考慮才決定的,但筆者最不解的是,經過這些妥協後,成本應該有所下降,為何1基本售價還是定位在接近 1 萬港元的位置?如果產品是 7000 港元起,應該會更吸引消費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