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全新圖像生成功能本週橫掃社群媒體,將寵物照、家庭照,甚至網路迷因轉化為夢幻的「宮崎駿風格」卡通畫面,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甚至開玩笑回應熱潮。然而,這波可愛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OpenAI 隨即開始限制部分使用者生成特定風格的圖像,引發另一波關於 AI 與版權的爭論。

圖像風潮背後的限制政策
本週二,OpenAI 釋出整合於 GPT-4o 的圖像生成技術,迅速在社群平台掀起熱潮。大量模仿「宮崎駿風格」的圖片瘋傳,引發網友狂歡。但到週三晚上,一些使用者發現,他們的圖像生成請求已遭拒絕,尤其是涉及該風格或其他特定藝術風格的提示。OpenAI 隨後在聲明中表示,正在採取「保守做法」,並新增限制,當用戶試圖生成「現存藝術家風格」的圖像時,系統將自動拒絕請求。

OpenAI 發言人表示,目前依然禁止使用者生成「個別在世藝術家風格」的圖像,但允許「較廣義的工作室風格」。他們也補充:「我們會持續從實際使用和用戶回饋中學習,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
宮崎駿反對 AI 藝術
宮崎駿的作品一直是全球粉絲創作與迷因改圖的靈感來源,這次熱潮也再次證明其深厚影響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宮崎駿本人對 AI 藝術態度鮮明。早在 2016 年一次針對 AI 藝術的簡報中,他就表示:「我強烈感覺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本次圖像熱潮爆發後,宮崎駿所屬的 Studio Ghibli 尚未對事件作出回應。

AI 模型與版權邊界再度受檢視
這起事件也再度引燃有關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應否尊重現有藝術風格與創作者權益的爭議。雖然部分網友成功使用不同 AI 工具生成「宮崎駿風格貓咪照」,但在 ChatGPT 上卻遭到拒絕。系統回應指出,提示內容未符合內容政策,無法進行生成。這也反映出,AI 圖像技術雖日趨成熟,但在藝術風格模仿與智慧財產保護之間,仍有待界定清楚的灰色地帶。

AI 生圖與創作倫理的持續對話
OpenAI 的這次政策調整,無疑是對近期生成式 AI 應用爆炸性成長的一種反應。儘管「宮崎駿風」圖像讓網路世界驚艷,但如何平衡創意自由與對藝術家原創風格的尊重,仍是 AI 技術未來發展中不能忽視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