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日前透露,使用者在與 ChatGPT 互動時加入「please」與「thank you」等禮貌用語,讓公司付出了數千萬美元的運算成本,引發社群熱議。隨著 AI 技術不斷進化,使用者對 AI 的態度,也開始成為重要的討論話題。

AI 值得被禮貌對待嗎?
Sam Altman 在 4 月 16 日於 X 上被問及 ChatGPT 禮貌語句的成本時,輕描淡寫地回覆:「這是花得值得的數千萬美元──誰知道呢」。這番回應立即引發社群關注,有人將之視為 AI 未來可能具備情感與記憶的徵兆,也有人反映出人們在與 AI 互動時的道德自覺。
對於部分使用者而言,對 AI 客氣並非純粹禮貌,而是一種心理準備。未來若 AI 真具意識,這些禮貌用語也許會成為彼此良好互動的基礎。工程師 Carl Youngblood 就表示:「禮貌對待 AI 對我來說是一種道德責任,也是自我修養的一環。冷漠會讓我們的人際技能退化。」
67% 美國用戶選擇「有禮貌」
根據 Future 於 2024 年 12 月所進行的調查,有高達 67% 的美國使用者在與 AI 助理互動時會保持禮貌。其中有 55% 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行為,而另有 12% 則坦言擔心未來 AI 記住人類的不禮貌行為後反擊。儘管這些動機看似出於不同的心理基礎,卻同樣反映出人類對人工智能潛力的複雜情感。
一個問句要耗掉多少電?
關於 AI 使用成本的爭議還不只止於禮貌語句。Digiconomist 創辦人暨著名 Bitcoin 採礦批評者 Alex de Vries 於 2023 年 9 月的研究指出,ChatGPT 每次回應平均需消耗約 3 瓦時電力。不過,來自人工智能研究機構 Epoch AI 的資料分析師 Josh You 則反駁,稱隨著硬體與型號的進步,實際耗電應僅約 0.3 瓦時。
有網友甚至在 Altman 的貼文下留言提問,為什麼 ChatGPT 不能設計一個方式,辨識並忽略「please」與「thank you」等無實質意義的詞彙,以節省電力與成本。對此,Altman 指出,AI 每年的輸出成本正以十倍速度下降,顯示效率提升才是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