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歷經數年爭議與監管壓力後,正式終止原訂在 Chrome 停用第三方 Cookie 的計畫。這項決策不僅代表 Privacy Sandbox 計畫的終結,也象徵 Google 對廣告生態的主控權將暫時鬆綁。

Privacy Sandbox 計畫終結
自 2020 年 Google 推出 Privacy Sandbox 計畫以來,原先目標是比照 Firefox 與 Safari,預設封鎖第三方 Cookie,並透過如 Topics API 等新技術平衡使用者隱私與廣告需求。然而,該計畫數度延後,並遭遇來自業界、開發者、監管機構的強烈反彈。如今,Google 由副總裁 Anthony Chavez 出面確認,將不再推動新的提示或限制第三方 Cookie,Privacy Sandbox 幾乎名存實亡。
反壟斷壓力與法律挑戰成關鍵
近期美國法官認定 Google 在廣告技術市場中「蓄意進行一連串反競爭行為」,而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亦持續調查 Google 的相關提案。外界普遍認為這些技術變革可能進一步鞏固 Google 在數位廣告領域的主導地位,導致市場公平性受損。而像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等組織更早已呼籲用戶退出 Privacy Sandbox,指控該機制依然會追蹤用戶行為。

業界與開發者對立聲浪不斷
Anthony Chavez 表示,在與廣告產業、出版商、監管單位等多方互動後,Google 意識到「關於是否改變第三方 Cookie 使用方式,業界仍存有巨大分歧」。因此,他們決定維持目前提供用戶選擇第三方 Cookie 的現行模式,不會推出新的強制限制。
外界批評 Google 認輸
對於這項撤回決策,早在 2020 年就曾向 CMA 提出控訴的 Movement for an Open Web(MOW)表示,這代表 Google 終於承認其主導網路廣告生態的計畫失敗。共同創辦人 James Rosewell 更直言:「Google 的目的是剷除開放、可互通的通訊標準,讓數位廣告流量完全置於其控制之下,如今這場壟斷工程,宣告終結。」